第一百零六章 瓦罐坟
第一百零六章 瓦罐坟 (第2/2页)那是一只石碗,石碗就摆放在门前。
门已经用青石封住,但从上面砖缝可以看得出来那是一扇后来封上的拱门。
碗内还有东西,但已经发霉成泥。
我小心翼翼的挪动脚步,避免踩到刚才被自己撞散的骸骨,来到封死的门前,弯腰刚想将石碗端起。
“好可怜的一个老奶奶。”
就在这时,我手中的赶山鞭忽然颤动了一下,接着便听到鬼童稚嫩的声音在耳边响起。
我愣神间,脑海中突然出现了一幕奇诡的场面。
场中有一个头发雪白,风烛残年的老人,她被几个年轻人一起搀扶着来到一个阴森的砖石窑洞里面。
那几个年轻人看起来像是她的后代子孙,因为老人看他们的目光充满慈祥,但慈祥之下却又隐藏着浓浓的哀伤,那是从第三方视觉才看到的悲伤。
进入窑洞后,几个年轻人便离开了,剩下老人孤寂地坐在阴暗冰冷的窑洞地上。
最后一个年轻人离开之前,在窑洞的洞口砌了一块长形砖石。
老人透过洞口,默默地看着几个年轻人下山而去,脸上有浓浓的不舍和沧凉,那是一个迟暮老人才能拥有的苍凉。
年轻人永远也体会不到。
翌日傍晚,另外一个年轻上山来到窑洞前,他带了吃的倒在洞口内的一个石碗里面,随后在洞口砌了一块砖石。
如此不知道过了多少天,几个年轻轮流着每天傍晚送吃的给窑洞里面的老人,每次他们离开时都会在洞口砌上一块砖石。
随着洞口的砖石越砌越高,老人的身体也越来越差,直到从砌着砖石的洞口再也看不到窑洞里面的情景,老人开始每天咬破自己的手指,在墙壁上写字。
不知道她在墙壁上写什么,或许是自己一生的经历,又或者是自己的遗言,或许有对几个年轻的叮嘱和挂念……
但不管上面写的到底是些什么,那几个年轻人再也看不到了。
直到某一天,洞口余下的空间将要被最后一块砖石封上,蜷缩在地上的老人颤颤巍巍地爬坐起来,透过缝隙看外面砌石的几个年轻人,她终于流泪了,无声的哭了起来。
但是这些,外面的人都不知晓,他们一定以为老人已经死了,所以将最后一块砖石砌上。
自此,窑洞内完全陷入黑暗之中。
自此,窑洞与世隔绝。
在窑洞里面的孤独老人,亦与世隔绝……
“这……”
我深呼吸一口气,回过神转头看洞内地上散乱的骸骨,突然觉得心情很是沉重,就像是血脉被堵塞一样难受。
脑海中的画面是鬼童用奇特的手段展现给我看的。
我怎么也想不到在这种与世隔绝的秘境内,居然还有人居住,更加想不到这个窑洞内的老人是这样死的。
没死之前就被关进窑洞里面,亲人每次来送饭,离开时都会砌上一块砖头,直至洞口完全被堵上。
这得多么残忍?
老人看着自己的亲人将一块块砖石堵住出口,该是怎么样的心境?
难怪……难怪墙壁上的字符充满悲伤之意。
莫非……这片斜坡草原上凸起的一座座土坡,每一个土坡之下都有这样一座窑洞坟墓?
而在窑洞坟墓的主人,都是如老人这般死去的?
想到这里,我不由得一阵心寒,不是因为害怕,而是心中凉意霓漫,不是滋味。
人们常说,哀大莫过于心死。还没死去,就得进入窑洞,每天看着亲人将洞口堵上,这种心情,估计比直接面对死亡更悲痛。
一念至此,我忽想起小时候曾经听老头子说过的一种奇怪丧葬习俗——瓦罐葬!
当时以为他只是讲故事吓唬小孩,没料世上还真有如此残忍的丧葬习俗。
所谓瓦罐葬,就是专门给老人准备的墓葬之法。老人年过六旬时,其后代亲人会选择一个地方,然后在地下挖一个如瓦罐形状的坑。周围先用砖石封起来,顶上也封起来,只留一个出口,随后将老人请进坑内居住。往后每天都有人给老人送饭,并且在入口处加一块砖石,每去一次加一块,直到洞口完全封死,这样老人被困在里面,也就只有死去了。
这种残忍的丧葬制度,在古时候曾流行一时,因为古代人非常迷信,他们把这种迷信称之为胡子孙寿。
意思就是说:如果家里面的老人活得岁数太大了,家里的孩子或者孙子都比老人死得早,老人的身体仍旧非常健康,别人就会说是老人的年龄太大了,压抑后代的运气,把后代给克死了。
所以那个时候,某些人恨不得家中年过六旬的老人早点死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