零点看书

字:
关灯 护眼
零点看书 > 鬼谷子大传 > 第四十二章

第四十二章

第四十二章 (第2/2页)

淳于髡讥讽孟轲道:“那现在天下黎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中,你为什么不伸出友爱之手呢?”
  
  孟轲说道:“救天下黎民要授之以道。我老婆掉水里,可以拉一把。难道天下人还得挨个去拉吗?”
  
  淳于髡明白人家孟轲决非俗人,他的作用是教化,而不是凡事都亲自去做。
  
  孟轲要离开齐国时,淳于髡送他。“你身处三卿的高位,却下不能救济老百姓,上不能辅佐君王,所谓的“仁者”就这样跑了,对得起你的薪俸吗?”
  
  孟轲知道他又在变相问仁,将伯夷、伊尹和柳下惠扯了出来说道:“我是臣子,不以贤事不肖,伯夷就是这样干的。周旋于汤、桀之间五次,那是伊尹。不厌恶污君,不推辞做小官,那是柳下惠。他们三个处事不同,但都是为了仁。君子只要心中仁就行了,又何必事事一致呢。”
  
  淳于髨说完这些,觉得该说说自己所想了,便轻咳一声。“淳于奔波列国,游说诸王,欲施人道,礼义在先,法制在后。而纵观天下,得此益者已见成效,齐国邹子效法,国富民强,秦国变法,亦列入强门,魏盛之时,亦得意李悝法经。法既如此利民利国,当是人道为之,故淳于以为,各家非一而立,取长补短,相互融入,倒是诸子贤德所在!”
  
  慎到拱手。“慎到赞同淳于先生后者,法应时而生,亦应时而变,似小路捷径,参以大道。大道唯一,法亦道之表现!故法之施放,上至王候,下至百姓,无所不能。”他看看众人。“何以有乱法之人?盖皆王候无视,而惩者无能,虽等天道伐之,却不立竿见影。百姓效之,则苍生背道而驰!”
  
  宋研拱手。“墨者宋研,倒认为法不如德。无法之时,却有尧天舜日,有法之时,亦有战乱不止。人皆天之臣子,天爱臣民,厚德载物,是为让人兼爱一切。兼爱万物,则人自有德,物自感德,大爱所容,天地万物。故德为根本,而法为无德之助!”
  
  鬼谷听着众子的争论,眉心时而紧邹时而舒展。他知道这几位人物列国传名,弟子众多。列国诸王都以得之而骄傲,而诸子只研习思想,不参入王庭之暗斗明争。众人皆知,诸王所求贤士,非明大道之贤,而是为己所用之士。
  
  鬼谷轻呵一声,众人安静下来,目光交于一点,期待他的论理。
  
  鬼谷拱手。“鬼谷学道数载,亦得些见解。刚才诸子所言,虽与鬼谷有些异样,却也有不谋而合之处。”他看看众人,伸手指向对面青龙山势。“此山峰之上,可观云梦远近,故想览云梦诸人皆知登顶。鬼谷墟内之人,长相了解,便择近路,虽有些险势阻拦,但能半日往返。谷中来客,则多以目视后,先取道低峰,迂回而上,平坦无险,但需整日才还。而谷外山民,却另辟小径,或追羊群而上,或捕山珍而登,皆有不同之路。故鬼谷常想,众人都明一理,登高望远,可所取途径不人。亦曾问过众人,为何非取此路?答曰,身处之地不一,登峰目的不一。鬼谷这才明白,人人皆知登高望远,却在上山之途中,有顺看花草者,有顺睹险峻人,亦有顺牧之人,亦有寻奇之士。”他顿了下来,喝些茶水,见众人思量无语,亦揣摩自己下文。便接起说道:“鬼谷想说,这众人皆懂之事,即为道,道法自然,道显天地。人与天地之中,不以天地为师,何得见道?诸子之论,实则具知道,懂道,更欲顺道。只是顺道之时,所取路径不一,所见景色不一,所感之言不一。故以是非称之,不敢苟同!时下诸子之说,争论乱世治理颇多,身在王庭之侧,企盼王者纳谏,未免难脱取悦承欢之嫌。”他说及此处,再视众人,便知有跃跃欲试,争辩之人。“君王之道,亦非所说天道。顺道之人,尧舜自兴,逆道之徒,桀纣自灭。诸子皆想寄贤德君主之下,却不想造贤德之世,何来所立之说长久,何来人性顺道而为?”
  
  “鬼谷先生,诸王无道,为何却也生存,而随者众多?”田骄反唇相讥。他与邹忌兴盛稷下学宫,纳百家之子,已见成效。齐国显富,齐王显德,他怎能容君王无道之说。“先生适才刚说众者皆知,亦道也!”
  
  众人咐合着,议论之声骤起,田骈得意地频频与诸子点头互庆。
  
  鬼谷微笑着,待众人声息,方才开口。“田子所言虽得众赞颂,鬼谷却感田子巧利道理,实非妄道!”鬼谷子对田骈此说确有见笑之处,虽正好迎合了自己下面所讲,可为他能统领诸子而惋惜。“依田子所说,齐王有道,诸王皆有道。而战乱不止,民不聊生,熟之无道?”他这么一问,众人不再跃跃欲试了。“鬼谷再问,齐草、燕草,何异?魏人、秦人,何异?楚天、赵天,何异?”鬼谷子一笑。“具皆无异!道使天地显之。而诸王兴起之时,却亦是大周天子失道之际。道含阴阳,互转成势,正是得极必失,乐极必悲。道含谐和,平等互生,正是君臣互爱,贫富互尊。而诸王之道,起于私利。蠃众跟随,是以名利与之,兵戈加之,岂可如真道,窃名欺世而亦!”
  
  “鬼谷先生,诸子渴求真道,所以千里北来,亦为上下求索,先生可示之否?”尉缭子听到鬼谷子说到窃名很是高兴,这与他一贯主张名实相符对称。名实不符,偷换圣贤之词,已是诸王哄骗百姓之法,而亦有仕子维之。
  
  “道为包容,效法自然!”鬼谷声音洪亮。“自然昭示万物,平等互利,共荣谐和。有道之士,为此而生,乐此而去!无道之人,驱身为利,奉迎为名!”鬼谷子知道不能再委婉迂回了。“诸候争伐,皆无道之举,细品众生,熟不愿息兵罢战,来去自由。正如庄子所示,飞花似蝶,驱身似梦!”
  
  众人点头咐合。
  
  “昨日,诸子一观列国版图,鬼谷常想,心本无界,身本有形,却何以用无形之心驱有形之身?人祸也!人祸当由人治,人治者当有道之人,有道之人当有有道诸子!”
  
  众人喝好,脸色绽放笑容。
  
  “千里之行,仅为鬼谷子三言,不虚此行!”荀子面露严肃。“我等就在这云梦仙境品茶三日,再听鬼谷子高谈!”
  
  众人又喝起好来。
  
  “诸位各立一说,开自家之言,可为天下人尊为圣贤。然鬼谷虽有博论,无非承传师道,怎能与诸子相比?还望诸子以鬼谷称之。”
  
  孟轲打断鬼谷。“鬼谷虽承道说,却自开一体,心怀天下弥兵之责,因材而教,布局天下,实乃圣贤之人,称鬼谷子名附其实!”
  
  众人又是一阵喝采之声。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热门推荐
大主宰 逍遥双修 都市古仙医 退下,让朕来 鬼门医尊 寒门崛起 恶魔法则 世子稳重点 极品家丁 夜的命名术